來源:農學院
7月16日—7月22日,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與塔里木大學農學院的20余名學生,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與社區基層,開展全國農科學子聯合實踐行動。
傳承紅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
塔里木大學校史館內,珍貴的史料與陳列的實物,訴說著學校扎根邊疆、服務兵團的光輝歷程。實踐團隊耐心聽講解員介紹,紛紛感慨于學校篳路藍縷的奮斗歷程和翻天覆地的發展變化。

實踐團隊來到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深刻體會到老一輩建設者在艱苦環境中開荒拓土、屯墾戍邊的革命精神,紛紛表示將賡續紅色血脈,以實際行動踐行青年擔當。

問計產業一線,解碼振興之路
實踐團隊深入托喀依鄉田間地頭,與農戶面對面交談,詳細了解種業發展現狀,耐心傾聽農戶心聲。同時,他們積極開展線下問卷調查,記錄產業升級發展的痛點與難點,為種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指導。

塔里木大學南疆產教融合現代農業實訓基地內,作物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指導老師繪聲繪色地為實踐團隊講述基地建設情況,大家認真聆聽,不時提出疑問,對基地在促進農業發展的顯著成效有了深入了解。

實踐團隊走進第一師十團的田間地頭,實地查看了解棉花、玉米等糧棉作物的優質高效生產情況。從播種、田間管理到收獲,從病蟲害防控到機械化應用,大家詳細記錄,虛心求教,對“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基層實踐有了深入體悟。

聚焦科技興農,賦能綠色發展
在庫車市天玉種業公司,實踐團隊走進研發實驗室和智能化生產車間,與一線技術人員深入交流種子研發生產與市場供需情況,親身感受現代種業在助力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實踐團隊走進新疆三場豐收棉業有限公司,查看棉花全產業鏈生產情況,對棉花從“棉”到“布”的完整流程有了清晰認知。期間,大家觀看了無人機遙感技術現場展示,深切體會到科技力量為棉花產業提質增效注入了強勁動力。

農科學子們在田野里感知國情農情,在企業中洞察創新脈動,在社區里傳遞黨的關懷,在紅色教育中汲取精神養分。這不僅是專業認知的深化,更是深刻的國情教育。他們將帶著南疆沃土賦予的深厚滋養與實踐錘煉的寶貴經驗,持續投身農業農村現代化事業中,讓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