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日報 2018年10月15日第01版
●兵團日報記者 姜小薇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重視課堂理論教學,還要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新疆、兵團特別是區域發展培養更多實用型人才。”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老師聶竹蘭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水族箱造景就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利用水草、造景石、沉木等,按照水生物的生活習性及特點,從美學角度出發,設計布置出完整的生態系統……”10月4日,記者在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水產養殖學專業實驗室見到了聶竹蘭,她正在為學生講解水族箱造景知識。
聶竹蘭說,水族箱造景在國內興起已有十幾年的時間,行業發展勢頭迅猛。為了幫助沒有專業景觀設計基礎的學生,她經常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介紹最新的水族箱造景理論,幫助學生提升專業素養和技能。
“我特別喜歡上聶老師的課,她為我們講解最前沿的知識,不斷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大家受益匪淺。” 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學生金珊珊說。
“生產為科研出題,科研為生產解難。”這是聶竹蘭從事科研工作遵循的原則,她說:“職工群眾急需的技術就是我的科研方向。”
作為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的學術帶頭人,聶竹蘭近年致力于塔里木裂腹魚養殖的研究。如今,這項科研成果即將走出實驗室,轉化為生產力。聶竹蘭說:“塔里木裂腹魚是新疆二級保護魚類,屬于瀕危魚類。我們篩選塔里木裂腹魚遺傳分子標記,進行人工繁殖。我會繼續帶領科研團隊提高塔里木裂腹魚繁殖能力,擴大種群數量,把這些技術轉化成生產力,向養殖戶傳授飼養技術,幫助他們增收致富。”
“科研是杠桿,用科學技術改造漁業生產,要做的不是簡簡單單地推廣技術,而是通過科技來打造產業,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讓職工群眾持續增收。”多年來,聶竹蘭帶領科研團隊和學生扎根南疆,滿腔熱忱地開展科研工作,受到了職工群眾好評。
新聞鏈接:http://epaper.bingtuannet.com/pc/cont/201810/15/c43601.html